理学院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院系介绍 >> 理学院

理学院

 理学院成立于2005年4月,是由原理工学院的化学系、物理系和师范学院的数学系、地理系组建而成。2019年地理系归属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。

 学院现设有化学、应用化学、物理学、数学与应用数学、统计学等5个本科专业;其中,化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、国家一类特色专业、省级品牌专业、省特色高水平A类专业。物理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、省级特色高水平A类专业、省级品牌专业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。现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、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;化学、物理学、数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;学科教学(数学、物理、化学)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。拥有化学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,化学、物理吉林省“优势特色学科A类”学科。

 学院有“大学数学教学与研究中心”和“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中心”2个基础课教学中心;“物理实验教学中心”和“数学实验教学中心” 2个省级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;1个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;有机化学和大学物理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。

 学院现有教职工130人,现有教师109人,其中教授31人、副教授45人;博士生导师26人、硕士生导师60人。另外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南开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;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、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2人、吉林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、省级教学名师1人、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、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、省管优秀专家1人、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、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5人、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创新优秀人才3人、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0人、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2人、吉林省长白山学者3人。

研究机构有延边大学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、延边大学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和量子调控研究中心。

 学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、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。我们的目标是面向世界、面向未来、面向现代化,将学院建成学科结构合理,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较高,部分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理科创新人才培养基地;建设成以应用开发研究为重点,具有较高综合科研能力,为振兴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产学研基地;建设成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理科学院。

 学院咨询电话:0433-2732242


 数学统计类

 数学系本科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(含师范、非师范)、统计学两个本科专业。第一年主要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和数学统计类学科基础课程,第一学年末本着公平、公开、公正的原则分流到各专业学习。

 

    数学与应用数学(师范)/学制:四年

 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与文化素养, 掌握扎实的数学科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以及教育专业知识, 拥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, 能在中学、教育科研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等单位从事教育、教学、科研和管理工作, 具有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、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质的专门人才。

 主要课程:数学分析、代数与几何、常微分方程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、实变函数、复变函数、拓扑学、数值计算、运筹学、抽象代数、数学软件类课程(C, JAVA, MATLAB, Python 等)、数学建模、教育学、心理学等。

 就业前景:可从事与基础教育相关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,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与研究、技术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。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保送到在本专业攻读硕士学位, 也可保送到国内重点高校攻读硕士学位。

 数学与应用数学(非师范)/学制:四年

 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与文化素养, 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、基本方法以及计算机基础,受到良好的学科研究训练, 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 能适应数学与科技发展需求进行知识更新, 能够在科技、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应用、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,具有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、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人才。

 主要课程:数学分析、代数与几何、常微分方程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、实变函数、复变函数、拓扑学、数值计算、运筹学、抽象代数、数学软件类课程(C, JAVA, MATLAB, Python 等)、数学建模、泛函分析、金融数学、精算学等。

 就业前景:可从事与基础教育相关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, 可从事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与研究、技术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; 可从事通信、网络等 IT行业的工作。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保送到在本专业攻读硕士学位, 也可保送到国内重点高校攻读硕士学位。

 

 统计学/学制:四年  

 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统计学基本思想、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相关的计算机技术,具备通过收集数据与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决策的能力,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的同时能够适应经济、管理、生物、医药、金融、保险、工业、农业、林业、商业、信息技术、教育、卫生、气象、水利、环境和减灾等相关领域统计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的人才。

 主要课程:数学分析、高等代数、概率论、数理统计、随机过程、回归分析、多元统计分析、时间序列分析、统计计算与软件、统计软件类课程(R、SAS、SPSS、MATLAB、Python等)、常微分方程、试验设计、抽样调查、统计模型、测度论、数学建模、金融数学、精算学、计量经济学等。

 就业前景:可从事各类金融机构(银行、证券、保险、信托、基金等行业)的相关领域统计分析与决策工作,从事各类事业单位(政府部分、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等)的相关领域基础与应用研究,各类企业单位(国有、外资、合资企业)的产品研发、生产、经营、管理、计算机开发及应用以及大数据分析等工作。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保送到在本专业攻读硕士学位,也可保送到国内重点高校攻读硕士学位。

 物理学专业

 按照教育部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》,物理学专业设有物理学(师范)和物理学(非师范)两个方向。第一年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和物理学专业基础课程。第一学年末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自主意愿,本着公平、公开、公正的原则开展具体培养方向分流工作。

 

 物理学(师范)/学制:四年

 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,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手段及物理学前沿领域的知识,从事高中等学校物理教学与教育管理及物理学相关领域科学研究、技术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。符合毕业条件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。

 主要课程:数学分析、高等代数、力学、热学、光学、电磁学、理论力学、电动力学、量子力学、热力学统计物理、计算机系列课程、电子线路、近代物理实验、物理课程论、教育学、心理学等。

 就业前景:高、中、初等学校的教学或教育管理,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事业单位从事基础与应用研究、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,品学兼优的学生可继续在本专业攻读硕士学位,也可保送到国内外重点高校继续深造。

 

 物理学(非师范)/学制:四年

 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具备光信息科学与技术、凝聚态物理学、材料物理、电子通信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,能在应用光学、光电子学及相关信息科学、计算机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、电子信息工程、通信工程、教学、产品设计、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。符合毕业条件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。

 主要课程:数学分析、高等代数、力学、热学、光学、电磁学、理论力学、电动力学、量子力学、热力学统计物理、计算机系列课程(Java程序设计、Python程序设计等)、电子线路、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、信息论与编码基础、通信原理、密码学基础、光信息处理实验、激光物理、凝聚态物理基础、材料物理基础、晶体学、薄膜材料、材料分析、计算物理、信息光学、光电子学、磁控溅射原理与应用、X射线原理及应用等。

 就业前景可从事通信、网络、电子等IT行业的工作,也可到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事业单位从事基础和应用研究、技术开发推广、管理、产品检测及鉴定工、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,也可应聘到各类外资、合资企业从事产品研发、生产、经营与管理和计算机开发及应用等工作。品学兼优的学生可继续在本专业攻读硕士学位,也可保送到国内外重点高校继续深造。

 化学类

 按照教育部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》,化学类设有化学专业(师范)和应用化学专业。第一年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和化学类学科基础课程。第一学年末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自主意愿,本着公平、公开、公正的原则开展专业分流工作。

 

 化学(师范)/学制:四年

 培养目标: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与文化素养, 掌握扎实的化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以及教育专业知识, 拥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,能在中学、教育科研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等单位从事教育工作, 具有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、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质的专门人才。

 主要课程:无机化学、分析化学、有机化学、物理化学、仪器分析、化学工程基础、基础化学实验、化学与中学化学教育、教育学原理、教师语言与书写技能、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、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、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、中学生心理辅导、教育科学研究方法、中学生认知与学习、班级管理等。

 就业前景:高、中等学校及各级教育管理部门、科研机构、中外企事业单位从事基础和应用研究和相关的管理工作。品学兼优的学生可继续在本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,也可保送到国内外重点高校继续深造。

 

 应用化学/学制:四年

 培养目标: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社会责任感,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质,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、基本理论和实验基本技能,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,具备自主学习、自我发展的能力,具备发现、提出、分析和解决化学及相关学科问题的基本能力,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、技术研发、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。符合毕业条件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。

 主要课程:无机化学、分析化学、有机化学、物理化学、仪器分析、结构化学、化学工程基础、高分子化学、化学信息学、基础化学实验、综合化学实验、研究型实验等。本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是,针对高水平科研后备人才培养的需求,开设多层次、分级递进的科研实践实训环节。

   就业前景:科研机构、环保、化工、检疫、食品加工、半导体、制药等中外企事业单位从事基础和应用研究和相关的管理工作。品学兼优的学生可继续在本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,也可保送到国内外重点高校继续深造。